中國象棋規則 / 中國象棋項目常識 / 如何下中國象棋?
一. 棋盤和棋子
1. 棋盤
中國象棋盤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棋盤上共有九十個交叉點, 象棋子就擺放和活動在這些交叉點上。棋盤中間沒有劃通直線的地方, 叫做"河界"; 劃有交叉線的地方, 叫做"九宮"。九道直線, 紅棋方面從右到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代表,黑棋方面從右到左用阿拉伯數字1至 9來表示。
2. 棋子
棋子共有三十二個, 分爲紅、黑兩組, 每組十六個, 各分七種, 其名稱和數目如下:
紅棋子:帥(1)、仕(2)、相(2)、車(2)、馬(2)、炮(2)、兵(5)。
黑棋子:將(1)、士(2)、象(2)、車(2)、馬(2)、炮(2)、卒(5)。
其中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爲了區分紅棋和黑棋。
二. 走棋和吃子
1. 對弈
在對局時, 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 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或走成和棋爲止。輪到走棋的一方, 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到另一個空著的交叉點, 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領叉點, 都算走了一著。 雙方各走了一著, 稱爲一個回合。
2. 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
帥 (將)每一著只許走一步, 前進、後退、橫走都可以, 但不能走出"九"。帥和將不准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 如一方已先占據, 另一方必須回避。
仕(士)每一著只許沿"九宮"斜線走一步, 可進可退。
相(象)不能越過"河界", 每一著斜走兩步, 可進可退, 即俗稱"相(象)走田字。當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時, 俗稱塞相(象)眼, 則不行走過去。
馬每著走一直(或一橫)一斜, 可進可退,即俗稱"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方向緊靠一直(或一橫)的地方, 有別的棋子擋住, 俗稱"蹩馬腿", 就不能走過去。
車每一著可以直進, 直退, 橫走, 不限步數。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 走法同車一樣。
兵(卒)在沒有過"河界"前, 每著只許向前直走一步; 過"河界"後, 每著可以向前走一步, 也可以橫走一步, 但不能後退。
3. 吃子
走一著棋時, 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 就可把對棋子吃掉而占領那個位置。只有炮吃了必須隔一個棋子(無論是哪一方的)跳吃, 即俗稱"炮打隔子"。 除帥(將)外, 其它棋子都可以聽任對方吃, 或主動送吃。
三. 將軍, 應將, 將死, 困斃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 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 稱爲"將軍", 或簡稱"將"。被"將軍"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 即用自衛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 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 就算被"將死"。輪到走棋的一方, 帥(將)雖沒被對方"將軍", 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 同時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動, 就算被"困斃"。
四. 勝, 負, 和
1. 勝負
對局時, 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就算輸棋, 對方得勝:
(一)帥(將)被對方"將死";
(二)帥(將)被"將軍", 無法避免地同對方將(帥)直接對面;
(三)被"困斃";
(四)在規定時限內未走滿應走著數;
(五)超過了該次比賽規定的因遲到判負的時限(一般爲十五分鍾);
(六)封棋著法有誤;
(七)走棋違犯禁例, 應當變著而不變;
(八)在同一局棋中, 單方面出現第三次"違例";
(九)自己宣布認輸;
(十)因違犯紀律被判輸棋。
2. 和對局時,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就算和棋:
(一)屬于理論上公認的雙方均無取勝可能的局勢;
(二)提議作和, 應使雙方機會均等。先得出者如被對方拒絕(口頭不同意, 或走出輪走的一著棋, 均爲拒絕), 非經對方提和一次(也被拒絕), 不得再度提出, 但下列(三)(四)兩款屬于提和的特殊規定,不受此限。若雙方提和次數對等, 即可由任何一方再次提和。提和的一方, 在對方作出明確表示之前, 不能撤回自己的提議。只要是一方提和, 另一方已宣告同意, 雙方都不許反悔。此外, 只能在提和後, 方可按動對方的計時鍾。
(三)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複已達三次, 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可由任何一方提議作和, 經審查局面屬實, 即使另一方不同意, 裁判員也有權判爲和棋。如雙方都沒有提和, 而循環反複局面還在延續, 裁判員有權不征得雙方同意就決定判和; 但如所走著法已同上述循環反複局面無關時, 則不能按照本款處理。
(四)符合"六十回合規則"(也稱爲自然限著)的規定時。
五. 術語介紹
(一)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著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爲"將軍"。
(二)應將:被"將軍"的一方所采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衛的著法。應將的方法有:
吃掉對方進行"將軍"的棋子。
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
用自已的棋子置于對方"將軍"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墊將"。
遇到對方炮"將軍"時,除以上"應將"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將軍"時,還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三)將死: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將死"。
(四)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或)雖然沒有被"將軍"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五)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線"上時,稱爲"巡河"。
(七)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河界線"上時,稱爲"騎河"。
(八)中線:棋盤中第5條豎線,通常用"五"(紅方)或"5"(黑方)來代表。
(九)肋道:棋盤中第4,6兩條豎線,通常用"四"、"六"(紅方)或"4"、"6"(黑方)來代表。
(十)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河界線"下面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十一)宮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面的那條橫線,因是"九宮"的頂線,故得名。
(十二)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十三)對局:雙方下棋稱"對局",弈叫"對弈"。
(十四)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
(十五)局面: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布的狀態。通常包括"先手"、"後手"、"優勢"、"平穩"、"對攻"、"複雜"、"均勢"等等。
(十六)起著:開局第一著。
(十七)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十八)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占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占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爲"勝定"。
(十九)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著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絕殺"。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二十二)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稱"單缺士(仕)"。
(二十三)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閑著:一種適宜于對局相持階段的著法,目的在于等待時機。
(二十五)空著:毫無作用的一著棋,容易贻誤戰機,導致輸棋。
請進入本站玩中國象棋: https://www.uswebcity.com/games/chinesechess.html
:.
中國象棋規則 / 中國象棋項目常識 / 如何下中國象棋?
Re: 中國象棋規則 / 中國象棋項目常識 / 如何下中國象棋?
這是一個信息後閱讀有關中國象棋的規則。我喜歡打中國,發現它有興趣了解這個遊戲的更多。我是完全空白關於中國象棋的規則和你的文章讓我知道它是如何不同於我們的國際象棋。
Thanks
Lourene
Thanks
Lourene
脸书 | 推特 | 電郵 | WhatsApp | 微博 | 微信 | 分享推荐按钮